首 页 工程概况 谱仪规划 科学研究 运行实时状态 用户开放 人才招聘 工程相册 东莞研究部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活动
散裂青年创新论坛(第48期)超流氦湍流可视化研究进展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2-11  |  【 】 【打印】 【关闭】  |  浏览:3035次

报告题目:超流氦湍流可视化研究进展
    报告人:包士然
    时间:2018年12月24号,上午10:00
    地点:散裂园区A1-301
    主持人:童 欣
    报告简介:
    以加速器、超导磁体为支撑的大科学装置已成为我国科技建设的重要内容,低温冷却尤其是超流氦冷却作为这些大型工程的核心技术,仍存在许多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报告主要介绍了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低温课题组在超流氦传热可视化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相关成果在超导射频腔表面缺陷检测、高雷诺数湍流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具体包括:

1.基于He2*分子标记荧光诱导测速(MTV-LIF)、固氢粒子追踪测速(PTV)技术研究了超流氦中的热对流传热现象及Mesh Turbulence流动现象;

2.继续发展了三维、多分子线及基于中子-He3反应的超流氦流动可视化技术,可望应用于高雷诺数管道流研究;

3.提出了利用MTV-LIF及分子线的形变分析进行超导腔缺陷检测的新方法,并且通过验证性的实验证明了该技术可以实现百微米量级的检测精度。

报告人简介:

包士然,男,1990年10月出生,浙江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本科、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博士,现在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超流氦传热、低温精馏、低温可视化等。发表SCI及EI论文13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8项,曾获国际制冷学会授予低温物理领域青年学者的Peter Kapitza奖、美国低温工程大会优秀学生论文奖等。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
地  址: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中子源路一号 邮编:523803 电话: 0769-88931131 申请用户实验请联系:0769-88931073